到了清意的信,上面写着狗爬的几个大字“一切都好,勿念。”信封里还有几颗红枣和一个枣核,这定然是寄信的时候忍不住吃了一个。
*
杭城,永安巷。
这条巷子并不宽阔,大约能容下两辆马车并行。巷子由青石板铺就而成,岁月的痕迹在石板上刻下了斑驳的纹路,每一块石板都被行人与马车打磨得十分光滑。巷子两侧的房屋紧密相连,清一色的木质结构,雕梁画栋,飞檐翘角。
每一家成衣铺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招牌。有的招牌是用上好的檀木制成,刻着“锦绣坊”三个大字,字上还描着金漆,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;有的招牌则是一块绸缎,上面绣着铺子的名字,如“绫罗衣阁”,那绸缎随风飘动,像是在向过往行人招手。
店面的大门多为朱红色,门环是铜制的,擦得锃亮。门上还贴着一些剪纸,或是寓意吉祥的福字。店铺的屋檐下,挂着一些灯笼,白天灯笼只是一种装饰,到了夜晚,点亮的灯笼将店铺映照得温暖而又明亮。
街道上总是熙熙攘攘的。有富家千金在丫鬟的簇拥下,走进一家家成衣铺子挑选新衣。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,头戴精美的珠翠,眼神在各种衣裳间流转,不时发出惊喜的赞叹声。也有普通的百姓家女子,三五成群地结伴而来,她们在价格较为亲民的成衣铺前驻足,仔细挑选着适合自己的衣裳。
街头巷尾弥漫着布料的香气,混合着脂粉的气息。时不时还能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,以及从成衣铺子里传出的欢声笑语。
清意从巷头走到巷尾,整条巷子大部分都是成衣铺子或者裁缝铺子,中间夹着几家小茶馆,再也没有其他类型的铺子了,说是铸铁的活儿在永安巷,确实透露着古怪。
茶馆一般各色人等都有,不知道会不会有相关的消息。
清意走进其中一家最热闹的茶馆,要了一壶茶,便听起周围人谈论的八卦来。
听了两个时辰,清意得出一个结论:人人都有八卦之魂,八卦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万金油。什么李公子家前阵子娶了第四房小妾,什么高公子娶妻当晚没有留宿直接去了天香楼找了老相好牡丹,甚至她连钱塘县令有两房小妾还是个妻管严都知道了。
啧啧啧,三教九流之地,果真什么消息都有,可惜就是没有她想知道的消息。
没关系,这几天换着几家茶馆喝茶多听听,就不信没有一点儿消息。
接下来的两三天,清意喝遍了永安巷周围的茶馆,喝茶喝一天,到晚上只能和房顶大梁大眼瞪小眼,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