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来袭,恐怕背后起火。”卓林沉稳道。
“还真是内忧外患啊!”宋墨叹道。
“不止如此!”一直沉默旁听的窦昭突然出声,引得室内几人齐刷刷看向她,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。
“军师何出此言?”宋墨问。
窦昭定了定,答道:“将军忘了,还有京城的人!
之前京城纷乱,朝廷没顾上福亭这边,且他们都以为你死了,所以觉得定国军群龙无首,不成气候,待到京内局势稳定,派人来裁撤定国军,重新整顿边防就行。
如今皇帝病重,万皇后主政,我听闻她虽是女流,但才干不凡,颇有武则天、章献太后之风,所以稳定京师令朝野诚服不是难事,等她空出手来马上就会派人来了,所以我们行事必须要快。
另外,将军一路走来一直是隐姓埋名,改换形容,扮作商贾,所以还算畅通。等回到福亭,将军必然要亮明身份,届时必定引起一番动荡,朝廷更有可能大兵压境,前来平叛,所以到时候将军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。”
“是了,这一路走来过于顺利了,我竟忘了背后其实更危险。”宋墨恍然大悟道。
两位副将听了窦昭这番话,互相对视一眼,再看向窦昭时,目光中多了一丝肯定和敬意。
“那依军师看,眼下困局何解?”陆争问道。
屋内众人都看向窦昭。
窦昭双手交握,右手拇指在左手食指处摩挲了几下,便道:“严将军是不是先带着京城余兵回福亭了?”
陆争点头应是。
“那就让他先别入城,率军驻扎在城外,建立岗哨,修筑工事,做好防御,但记得离城远一些,别被城内的人发现了。”
“是!”
“将军,”窦昭看向宋墨,“我们的船还有几日能够靠岸?靠岸后离福亭还有多远?”
宋墨闻言看向卓林,无声询问。
“明日我们就会到达长宁县,届时便可靠岸。”卓林立马回答,说完想了想又接了句:“到达长宁后,若由水路转向陆路,快马加鞭一日便可到达福亭。”
“好,那明日靠岸后我们就换马去福亭。”说罢,窦昭又看向宋墨,笑道:“我记得将军说过,初入军中时做的就是伙头兵,那想必厨艺不错吧?”
“是,但……”宋墨刚想问与这有什么关系,下一刻立马反应了过来,嘴角扬起笑意,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窦昭知道宋墨懂了,笑着点头,“没错,烦请将军下厨,我们来请大家吃顿饭吧!”
(本章节完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