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于语喊她回家吃饭一样自然。
不过,这种状态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,第一次去兰于语家时,王希子十分地拘束和害羞,话都不敢多说一句,仅用羞涩的微笑回应兰妈妈的热情款待,只有当房间只剩她和兰于语时,她才慢慢恢复“语言能力”。
两人的友谊需从七八年前说起了,那是高二文理分班后,王希子和兰于语成了同班同学。刚开始这两人并没什么交集,仅仅是坐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学习的两个陌生人。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,王希子的“与众不同”慢慢引起兰于语的注意。就读于省内知名的示范性高中不见得都是好事儿,被分到了所谓的“快班”更是如此,意味着更多的作业,更严格的要求,更激烈的竞争,以至于本是用来上厕所、休息的课间时间,大部分同学也都在争分夺秒地写作业、预习、复习、抄笔记,兰于语也不例外。
当看到王希子一下课就溜,上课最后一分钟才喘着气跑回来时,兰于语很是惊讶,别人都害怕完不成作业,竞争不过他人,她不怕吗?有时候科任老师已经在教室等着,甚至提前一两分钟上课了,王希子还是常常等到上课铃响的那一刻才跑回来。有的老师看不惯,用严厉和不耐烦的眼神盯着她跑进来,她若无其事的一句:“老师好~辛苦您给我们上课了!”,把老师的不满与怨气全堵回去了。
再比如,班上同学都非常讨厌数学李老师,他喜欢贬低学生,每节课都会质问学生是怎么考进这个班的,时常飚脏话,问候学生父母,还自带优越感,变着法夸自己智商高,数理思维世间少有,当中学老师属实怀才不遇,英雄无用武之地,上他的课大家都忍气吞声,死气沉沉。但学生也不是吃素的,明着不敢吭声,暗地里对抗到底,努力让他吃瘪难堪。只要他提问题,同学们就默契般低头沉默,点名回答就站起来直接说不会,他气急骂人,学生就听着,反正听习惯了也就没什么杀伤力了。
但有一个人例外,不知是出于同情心还是王希子真的就喜欢回答问题,数学课上全班只有王希子会回应李老师的问题。一开始大家都不喜欢这个“反叛者”,但学霸群体大概都自带慕强心理,见这“反叛者”考试排名回回年级前十,慢慢没有了意见。不仅没有意见,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上这个聪明灵气的姑娘,课前课后都喜欢围在她桌前聊七聊八,嬉笑玩闹。
兰于语非常不理解王希子为何总是和班上同学玩得不亦说乎,在她看来与人打交道是很伤神伤脑且极其无聊的事儿,她对父母以外的人都不感兴趣,也不想亲近。王希子在兰于语眼里却是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